首页
关于先为
业务领域
先为团队
资讯中心
先为业绩
先为研究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律师梦回顾初心?我的律师梦如你曾经年轻 必懂得梦想的旖旎 如你曾经年轻 必尝过征途的苦涩 如你曾经年轻 必体会过澎湃向前的激情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洗去了冬日的孤寡,绽放了春日的芬芳 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 举行了以“我的律师梦”为主题的实习生演讲比赛精彩回顾 为了给实习律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锻炼和提升实习律师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表现能力,2019年3月15日下午,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举行以“我的律师梦”为主题的实习生演讲比赛。此次比赛由丁昊昱律师主持,苏东戈、刘卓娣、赵怡、宋恒、肖春律师担任评委,共有八名实习律师参与比赛,另有多位律师前辈到场为选手们鼓气加油。 八位选手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场,或激情澎湃,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围绕“我的律师梦”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畅谈自己对自由、民主与法制的见解与感悟,对法律理想的坚持与努力,对律师职业的认知与规划,博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对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和综合表现四个方面客观公正的打分,张怡宁律师凭借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准确的律师职业认知获得本届演讲比赛的一等奖,王怡玢、任珊珊律师获得二等奖,董翼飞、吴洁、杨天啸律师获得三等奖,杨宇豪、张芳律师获得***奖。经过现场观众票选,王怡玢律师获得本次比赛的***具人气奖。赛后,李琰主任和刘卓娣主任对本次比赛做了真诚细致的点评,为选手们的认真准备和出色发挥表示了肯定,也在内容设计、台风塑造、语言表达以及日常工作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选手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所见,皆有温度,感动之初源于坚持” 不忘 那个***初的梦想 我们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法律去维护 这世间至真至纯的美好点滴 喜看稻菽千重浪 静听新竹拨节声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关注先为所微信公众号 感受爱与温暖的点点滴滴
法治教育 守护你的权益 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 提供法律意识规避经营风险 法治宣传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国务院国资委深化法治建设加强合规管理等有关部署,按照新天山水泥《关于新《公司法》宣贯培训的通知》要求,2024年4月7日下午,我所李琰主任受邀为顾问单位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一场“《公司法》修订解读专题知识讲座”,旨在向同力公司深入解读《公司法》,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提高法律意识,规避经营风险。当日,同力公司领导、中层高管、各部门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现场讲座。 增加法律意识,守护自身权益 李琰主任首先对新《公司法》的核心修订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详细解读了立法宗旨、完善公司资本制度、股东责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出资公司的特殊规定、董监高的广泛责任等重要修订内容,同时李主任根据实际并结合自身十余年实务经验,以实践要义为主线的讲解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公司法》中的各种变化,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且易于实操的应对策略。 法治宣传 最后,李琰主任指出企业以及管理人员在面对法律条款变更调整的时候,不仅要有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库的超前意识,更要提高对法律变动部分的深刻、准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未雨绸缪地建立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理结构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尤其是国有企业要强化合规理念,严格按照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经营管理,持续提升依法治企水平。会后,李主任也对律师团队提出要求,要求律师团队持续关注最新的法律规定,结合公司特点,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为同力公司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先为资讯 今日新闻资讯NEWS 2021.07.17 六月初八 星期六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上午,河南先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李琰律师受邀为顾问单位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一场“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专题知识讲座”,旨在增强公司员工法律知识,规避建设工程合同履行及验收过程中相关业务的法律风险。同力公司领导、绿色新材料项目部、生产部、采购部、物流部、工程项目组、综合管理部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车间参与公司各类验收的人员参加了现场讲座,腾跃同力以视频形式在远程会议室参会。 PART01 先为律师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李琰主任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大数据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流程控制(发包、签约、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工期、签证、施工期间质量问题、竣工验收,合同价款结算、不同计价模式对合同价款的调整、竣工决算过程控制,合同解除和终止)、发包方常见索赔事项处理这三大板块,以案释法,结合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操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现场回答相关法律风险问题,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整场讲座融合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履行及风险防控的理解和认识。 PART02 顾问单位介绍 本次授课的顾问单位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其成立于2004年,是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是洛阳市政府确定的50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员工总数526人,公司现有两条5000t/d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两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一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线。公司年水泥产能400万吨,年余热发电能力超过1亿度。
一带一路”倡议下 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根据工信部大数据中心的统计,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成为沿线25个国家***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持续成为网络热词。 据2020年1月17日郑州海关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7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比全国增速高0.2%,进出口***突破57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居中部地区首位。2019年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4.6%,明显高于总体水平,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正持续释放,成为拉动我省外贸发展的新动力。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696.4亿元,占同期河南外贸总值的29.7%,同比增长12.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543.2亿元,占同期河南外贸总值的62%,同比下降0.5%,国有企业进出口452.9亿元,增长1.6%。 当前民营企业在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外贸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扶持、提升平台开放,河南省政府也发布《“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意见》、《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工作要点(2019—2021年)》等文件,加大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企业积极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的蓝海中,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出口总量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法律摩擦不断攀升。究其原因是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不能***了解和防范法律问题,***终导致在国际贸易中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强防范: (一)警惕交易对象资质缺失的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民营企业的交易对象多属于中微企业或是跨国公司的一些子公司,这些公司规模不大,仅从表象很难看出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跨国交往中信息的不***、不对称、成本和效率等考量,民营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深入了解对方企业。所以在交易前,可通过交易对象所在国当地官方数据分析,对营业资质、信用等级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入调查,也可以委托国外的第三方机构对交易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要交易对象的背景、信誉、资产状况、涉诉情况等。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交易国的法律政策、汇率变动、贸易壁垒及参与的国际条约进行充分掌握。“一带一路”沿线除东欧外,部分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时有发生,这类政治风险也是民营企业在交易中务必要关注的。 (二)了解代理制度,严格明确代理商责任 不少民营企业由于初出***,考虑到自身缺乏外贸实践经验,可能会在交易的过程中选择代理商全权代理。虽然代理商的存在给民营企业商品出口节省了一部分的经营管理成本,也解决了对外贸流程不熟悉的问题,但全权委托代理商经办也可能会面临被蒙骗的风险。以进口贸易为例,一旦选择了代理商,进口商主要从代理商提供的单据和发票中确定生产商信息、商品属性等信息,但无法核实到货物的实际情况,这就给中间代理商提供了进行不实操作的机会,例如代理商通过虚开发票或者找生产单位代开发票掩盖实际货物的交易情况,***终将造成进口商钱货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此,企业一定要熟悉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和其中的风险漏洞,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即使委托了代理商,我们仍然能***大限度规避其中的贸易隐患。企业应当了解国际贸易中代理制度的相关的法律规范和知识,并与代理商签订正规的代理合同,明确代理机构相关责任和义务,通过详尽的合同条款,将部分相应责任和风险归于代理商,以科学合理手段控制交易中的潜在风险。 (三)根据贸易具体情况精准确定合同条款 合同是市场经济中企业从事商务活动时所采取的***基本、***常见形式,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合同管理制度,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基本工作要求。鉴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交易金额一般较大,且涉及价款、运输、保险、汇率等关乎风险分配的多个问题,故合同条款要尽量详尽。在1980年维也纳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国际贸易领域中达成的***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中国政府于1981年9月30日在公约上签字并于1986年12月11日批准该公约,所以民营企业在起草外贸进出口合同时可以广泛参照该公约相关内容。 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除了国内合同中常见的合同的报价、标的物内容规格、交付期限、付款形式、专属名词的解释、违约责任、相应的附件等,还要注意选用恰当的贸易术语。贸易术语(Trade Terms)也被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一个简短概念或英文缩写来表示成交价格的构成和交货条件,及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风险的责任划分的专门用语。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The Incoterms rules or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2010)简称"Incoterms 2010",通用的贸易术语有11种,常用的有以下3种: 另外,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贸易术语:(1)EXW:工厂交货,即卖方义务***小,买方义务***大;(2)DDP:完税后交货,即买方义务***小,卖方义务***大。 企业如果开展进出口贸易,可以在了解贸易术语基本含义的情况下,根据产品价格和自身情况,选用***有利的贸易术语。若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合同文本(草案)是通过微信、传真、网络邮件等方式进行传递,在多次磋商中要注意保留双方协商的意见,将传递过程中的所有的沟通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需要强调的是,国际贸易合同需要约定法律适用问题,基于交易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护或者地区,其所在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有所不同,甚至因分属不同法系而差别较大,故建议我们的民营企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适用的准据法和争端解决方式,避免在发生争议时因法律适用分歧造成对己方的不利后果。 (四)科学设置付款方式,防范收汇法律风险 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只有在商品出***付完毕,将货款安全结算收汇后,才能确保贸易的顺利完成,实现合同目的。国际贸易常用的支付工具是票据,支付方式为汇付、托收和信用证。在实践中,如果出口企业因缺乏收汇方面的法律知识,无法识别进口方设置的一些苛刻甚至是违法的付款条件,比如将信用证的内容设置的复杂或相互矛盾,使得卖方难以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发货制单,或买方很容易找到单证不符之处,从而有理由拒绝付款等等,这样很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已验收商品,而出口商因无法完成进口商设置的付款“条件陷阱”,而无法兑付遭受巨大损失。 为了预防此类风险的发生,出口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识别制度,灵活掌握汇兑方面的知识,依据已知的经验防控风险。在合同中明细交易的责任和义务范围,同时应将信用证的兑付予条件详细列入合同范围。在合作中对于资质较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不同的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托收付款等;而对于商业信用较弱的企业采用汇款的方式进行合作,设立相应的预防性条款。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相应的防范体系。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美国、东盟、欧盟、中国台湾和拉丁美洲是河南外贸的主要市场。当前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愈加重视,发达国家保护力度则更胜一筹,惩罚性赔偿措施更是令企业唏嘘不已。我省主要贸易出口市场既包括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的欧盟国家、美国等,也包括不太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东盟等国家和地区。 知识产权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是企业的命脉所在,因此我们在对外贸易中既要重视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自家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又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尤其要注意驰名商标的跨界保护,忽视这一点可能会遭受意想不到的侵权指控和索赔。鉴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民营企业要高度重视起来,首先在内部制度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并在签订合同时通过严格的程序对其范围保护进行界定,必要时可以委托***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管理和维护,一旦发现自身存在侵权行为,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避免被起诉要求高额赔偿。其次若不慎在国外受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企业应及时委托***人员,针对诉讼进行相应的法律风险评估,以***快的速度提供可行方案,而不能视而不见、推诿扯皮,给企业声誉和今后开展对外贸易带来不良后果。 总之,民营企业是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的主体和践行者‚在积极性响应倡议、参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防范国际贸易中的各类风险,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持久发展。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